属于三公,官居一品,到现在属于副总理级别。司徒是上古官名,相传尧、舜时已经设置,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。夏、商、周时期,朝廷都设有司徒官,为六卿之一,称为地官大司徒,职位相当于宰相。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司徒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司徒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想问一下司徒是什么官?
司徒属于三公,官居一品,到现在属于副总理级别。
司徒是上古官名,相传尧、舜时已经设置,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。夏、商、周时期,朝廷都设有司徒官,为六卿之一,称为地官大司徒,职位相当于宰相。春秋时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,有以官职命氏的,就成为司徒氏。
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。已有此词,西汉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、司徒、司空。 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、太师、太保为三公。秦不设三公。西汉初承秦制。从时起,丞相、御史大夫和被称为三公。
司徒周朝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
元寿二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与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东汉时改称司徒。明朝之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
三国时期: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时,置度支尚书寺,专掌军国支计。
隋唐时期置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正一品。其职到改为民部。
司徒名称出处:
司徒最早由两汉周公旦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。《周礼》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,将天下官职分为六类,分设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六官。
1、天官为冢宰,掌邦治,统百官,均四海,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吏部。
2、地官为司徒,掌邦教,敷五典,扰兆民,相当于隋唐之后的户部。
3、春官为宗伯,掌邦礼,治神人,和上下,相当于隋唐之后的礼部。
4、夏官为司马,掌邦政,统六师,平邦国,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兵部。
5、为司寇,掌邦禁,诘奸慝,刑暴乱,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刑部。
6、冬官为司空,司空原来叫“司工”,掌邦土,居四民,时地利。相当于隋唐之后的工部。
以上内容参考
二、司徒的拼音
司徒的拼音是sī tú
司徒,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。少昊氏以鸟名官,而祝鸠氏为司徒。尧时舜为司徒。舜摄帝位,命契为司徒,管教化人民。契玄孙之孙曰微,亦为夏司徒。周时司徒为地官,掌邦教。汉初不置。哀帝元寿二年,罢丞相,置大司徒。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,去"大",称司徒。
晋代晋以相国、丞相与八公为诸公官。《通典》卷二《职官二》“三公总叙”条说:“后魏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谓之三师,上公也。大司马、大将军谓之二大,太尉、司徒、司空谓之三公。”
北周《周礼》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,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六官,为地官府之长,以卿任其职。
隋唐,隋唐时期置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正一品。其职到隋朝改为民部。唐朝为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尚书。显庆元年(公元656年)改户部为度支;
《唐六典》载:“三公,论道之官也。盖以佐天子,理阴阳,平邦国,无所不统,故不以一职名其官。然周、汉已来,代存其任。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,皇朝因之,其或亲王拜者,亦但存其名位耳。”
三、司徒是什么官
司徒.为六卿之一.
司徒是上古官名,相传尧、舜时已经设置,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.
周朝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
汉哀帝元寿二年,改丞相为大司徒,与大司马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东汉时改称司徒。明朝之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
三国时期: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魏文帝时,置度支尚书寺,专掌军国支计。
隋唐时期置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正一品。其职到隋朝改为民部。
扩展资料:
司徒的日常工作
主管全国户口、赋役方面的政令。侍郎掌稽核版籍、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。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,招抚安置流民,以鱼鳞图册、黄册为根据,抑制豪民兼并;以限田裁异端之民;以树艺课农官;以草地养马放牧;以电种召佃尽地利。
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;根据各省收支情况,调剂余缺;差役的减轻免复;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,对有功人的赏赐;权量市籴,评估物价;征收山泽坡池、关市、坑冶之税;赡军输,督漕运,赡及转输屯种,开中以实边,和百官俸禄支给。
定期编造户口册籍,调整户等,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;对隐匿户口,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、纠正。
参考资料:
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户部尚书
司徒在古代掌管行政和百姓的教化,一品,是六卿之一,相当于古代的宰相、丞相。也说三公包括司徒,是古代最显赫权利最大的官职之一,算是中央最高长官吧,后来的大司空呀太尉呀相国呀都是司徒演变来的。要是俺按在开的话,司徒掌管着全国教育事业,官员的考核和民众的教育都一把抓,而且还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及教育部长和国防部长于一身。
四、司徒是什么官?
司徒在汉代与司马、司空并称三公,掌邦教,敷五典,扰兆民,相当于隋唐之后的户部。
之时,司徒是地官之长,以卿任之,最初只相当于中的九卿。
至汉元寿二年(公元前1年),改丞相为大司徒。司徒前加“大”,于是,西汉末至东汉初,朝廷以大司马、大司徒、为三公。
时,改大司马为太尉,司徒、司空前去“大”,太尉与司徒、司空并为三公。
可见,汉朝之时,司徒位列三公,直至隋唐时将司徒之职改为民部(时避讳改为“户部”),户部掌管全国土地、赋税、户籍、军需、俸禄、粮饷、财政收支等。
司徒,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。少昊氏以鸟名官,而祝鸠氏为司徒。尧时舜为司徒。舜摄帝位,命契为司徒,管教化人民。契玄孙之孙曰微,亦为夏司徒。周时司徒为地官,掌邦教。汉初不置。哀帝元寿二年,罢丞相,置大司徒。光武建武二十七年,去"大",称司徒。
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记郯子谈到以鸟名官时,说部落有“五鸠”,为治民之官,其中祝鸠氏为司徒之官,司徒的职掌。
在文献资料中最早见于《尚书·尧典》:《尧典》记舜时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中设有九官,其一为司徒,由契担任,管教化人民。商代甲骨文中未见此官。金文作“司土”,王室与诸侯均有设置,其职掌从金文看,一是管理籍田,二是掌管山林田泽等国有土地及在这些土地上进行的林牧副业生产,三是还礼农业生产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司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司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